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没有“问题”的“问题学生”正文

没有“问题”的“问题学生”

作者:焦点 来源:知识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12-12 13:50:59 评论数:

(视觉中国/图)

(视觉中国/图)

如果还在公立学校,问题陈睿风的题学成绩或许仍然不错。但一堂高中物理课,问题改变了他的题学轨迹。在同老师探讨问题,问题被视作挑战权威后,题学他多次被老师当众羞辱和体罚。问题

他逐渐对学校和老师心生恐惧,题学直至最终休学。问题送到青少年生命复元学习社区后,题学陈睿风一度不许身边人喊自己的问题全名。这会让他想起学校的题学遭遇,出现心悸等躯体化症状。问题

包括陈睿风在内,题学学习社区接收了16名因各种原因休学的问题孩子。联合创始人邓豪发现,这两年前来咨询的家长,子女年龄越来越小,从初三前移至小学中高年级。

几乎所有受访的教育工作者,都旗帜鲜明地反对“问题学生”这一标签式的称呼。不过他们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如果按世俗的标准,最近几年观察到的“问题学生”数量确实越来越多。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在云南昆明宜良县举行,主题就是“问题学生和问题教育”。原本预计400人规模的论坛,涌进了1100名与会者。论坛主席、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在致辞时开宗明义,“要改变问题学生,首先得改变问题教育。改变问题教育,必须改变问题教育的实施者,也就是问题教师和问题家长。”

吴丽明当了21年高中老师,又曾在浙江丽水缙云县做了12年教育局副局长,他也认同上述观点。在他看来,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但这也是最难的部分,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校长、老师、家长一起发力,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应试教育间作出抉择。

谁是“问题学生”?

舒仁洪办过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他遇到过一个学生,成绩过得去,但每天上学都迟到,还出手打同学,“调皮学生身上的问题,大多都有”。

家访后舒仁洪才知道,学生的家长闹离婚,晚上吵架很晚才能睡觉。学生暴躁是因为没想好父母离婚后是跟父亲,还是跟母亲。“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个学生的校内表现是有问题,但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庭导致的”。

在他看来,所谓的问题学生,是在成长的某个阶段,出现了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表现出被看作是问题的行为。比如,有些孩子在学校故意捣乱,是因为在家里没得到足够的关注,借此吸引注意力。尽管有的家庭问题,无法通过教育解决,但学校老师给予理解和帮助后,至少不会让孩子的问题更加凸显。

究竟怎样的学生才是问题学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王晓春有二十多年从教经历,后从事教育研究工作。他在2013年再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一书中,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