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白蛇》焕新,对传统IP进行现代转码

作者:探索 来源:娱乐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12-12 14:43:52 评论数:

  敖定雯、舞剧谭一梅和孙佳勇合练三人舞。白蛇 (上海大剧院供图)

  ■本报记者 宣晶

  寥寥细线勾勒的焕新“雷峰塔”倒立着,似要缓缓沉入水底……舞剧《白蛇》昨天发布了全新海报,对传代转极具辨识度的行现意象留下不少悬念:如何跨越东西文化,对中国传统IP进行现代转码?舞剧原创舞剧《白蛇》2.0版将焕新归来,于2025年2月28日至3月2日再登上海大剧院舞台。白蛇这几日,焕新在青年编舞家王培先的对传代转带领下,主演敖定雯、行现孙佳勇、舞剧谭一梅、白蛇宋雨等一头扎进上海歌剧院5楼排练厅,焕新展开紧张的对传代转排练磨合。

  昨天下午,行现记者到现场探班时了解到,新版舞剧将深度融合故事、角色与舞段,并全面升级音乐、舞美、服化等元素。“我们在保留原有故事框架的基础上,对剧情进行更为细腻的梳理与重构,确保每一个情节转折都更加合理、流畅。”王培先说,“通过对白蛇与小青的深入挖掘,强化‘一体两面’的对立与融合,使故事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古老传说与现代生活同频共振

  “曾经困住‘白蛇’的雷峰塔是不是真的倒掉了?”舞剧《白蛇》以此疑问作引,展开对古老传说的颠覆性解读。当记者踏进排练厅时,敖定雯、谭一梅和孙佳勇正在合练一段三人舞,他们的肢体扭曲缠绕,难分难舍。“这是‘白蛇’‘小青’和‘许仙’在剧中的首次同框共舞。舞段的意涵不仅是将人物关系交代清楚,还要注入饱满的情感。”王培先解释说,青白二蛇本是“一体两面”,而许仙与“她”之间爱恨交织,“编创这支三人舞需要更大胆的创新、更细腻的打磨,才能把复杂内容灌注到肢体之中”。

  舞剧《白蛇》源于三个女人的一拍即合——芭蕾艺术家谭元元、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戏剧导演周可共同看到了“白蛇”故事本身跨越时代的生命力:白蛇对于“人性”的主动追求,对于“人妖殊途”之清规戒律的主动抗争,即使放置在当代语境中,依然可以与现实生活同频共振。主创团队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重新解读传统的东方故事。“白蛇”是符合社会期待的温柔贤淑形象,代表着自我;“青蛇”则是具有冒险精神和欲望张力,代表本我。

  作为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三部曲之一,舞剧《白蛇》汇聚各界顶尖艺术家,集结国内外一线舞者。该剧自2022年11月首演以来,因其虚实相生的创新架构、中西交融的舞台魅力赢得赞誉。作为第五届进博会人文交流平台“场外剧目”,《白蛇》为八方来客打开一扇展露国风气韵的窗;2023年3月,《白蛇》第二轮演出也获得关注。本周初,舞剧《白蛇》启动新一轮创排,王培先担当2.0版本的编舞,与舞者们一同细化升级舞段。

  演员阵容方面,敖定雯、谭一梅、宋雨等曾参与首轮演出的“老将”仍默契登场;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张晋浩、美国辛辛那提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刘思睿、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主要演员孙佳勇、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王念慈和苏海陆等新晋加盟。海内外知名舞蹈演员齐聚共舞,赋予舞剧《白蛇》新的色彩与意涵。“《白蛇》实现了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的跨界对话,于我而言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青年舞蹈家敖定雯生完孩子才3个月,就投入了《白蛇》2.0版的创排。“身上多了一重母亲的身份,我对人生也有了新的理解。期待把这些体悟融入舞台表演,塑造出可信且感人的‘白蛇’形象。”

  将多舞种“食材”融成一道佳肴

  舞剧《白蛇》锐意创新,以国际化的表达呈现民间传说,向世界更好地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演幕启那一刹,观众看到的竟然不是西湖盛景,而是穿行在超市货架旁的摩登少妇。在2.0版本中,这段别开生面的群舞增加了挣脱囚笼的新意象,而这亦是贯穿全剧的精神内核。“希望新版舞剧实现风格化上的统一,经过编排的‘调味’与‘烹饪’,将多舞种‘食材’融合成一道佳肴,形成独属于《白蛇》的风格特点和审美样式。”王培先说。

  主创团队收集并分析了首轮演出的观众反馈,将精心调整优化故事走向。记者获悉,《白蛇》2.0版的结尾部分将呈现全新面貌。“这一次,我们仍然会有斗法,也仍然会有水漫金山。但我希望,水漫金山代表着把禁锢思想的束缚沉入水底。由此,‘白蛇’和‘青蛇’化为一体,重归一个完整的自我。”导演周可说。

  《白蛇》主创“梦之队”营造了自如穿梭虚实时空、切换新旧风格的舞台空间。舞剧运用二十四节气、时令佳节等传统文化元素串联,为流传千年的民间传说注入时代审美。“白蛇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但也有种种不甘。”谭元元常年活跃在国际舞台,她的内心始终保有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自舞剧《白蛇》建组之初,她就全身心投入其中;此次再度受邀成为新版的艺术总监,谭元元感到非常兴奋,“期待它的焕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