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时尚 来源:娱乐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12-12 14:41:41 评论数:

基本公共服务 为幸福生活“加码”
—— 我州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黔西南州以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黔西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南州普惠化、易地便捷化,扶贫有力提升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成效。搬迁本便利地看病、新市显著托养、民计购物、划基休闲、共服工作乘车以及入学服务,准化专项办事有地方、试点议事有组织、成效纠纷有人管、黔西困难有人帮的南州管理格局,让搬迁群众在新的易地环境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服务标准体系 让幸福生活有保障

  秋日凉气发。走进兴义市洒金街道各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社区,一栋栋漂亮的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在洒金街道南兴社区的兴义市绣娘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厂里,缝纫机“哒哒哒”响个不停,负责人李美珍正在忙碌着。

  “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顾着家。”这是洒金新市民居住区绣娘们的一句顺口溜,也是李美珍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2017年,李美珍一家搬迁到兴义市洒金街道南兴社区后,为了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有一份事业,萌生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想法。在市妇联、市人社局、洒金街道办等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下,李美珍充分运用之前打工学到的服装加工手艺,创办了新市民绣娘合作社。六年来,李美珍不仅支撑起了自己的小家,还给新市民姐妹们提供了就业平台。

  “以前我们在外面打工,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小家。经过政策的扶持,我们创办了合作社,也创建了‘妇女之家’,现在我还要为‘妇女之家’这个‘大家’而奋斗。”李美珍说。

  像李美珍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来到城市生活,开启新生活的搬迁群众还有很多,而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让所有新市民们在社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

  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由通用基础标准子体系、管理保障标准子体系、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标准子体系构成。采用现行国家标准176项、行业标准235项、贵州省地方标准30项,新制定黔西南州地方标准36项,标准化文件和内控标准文件14项。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子体系中包含了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标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标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基本社会服务标准、基本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标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社区治理标准、基层党建与社会组织建设标准、服务与改进标准等10个方面的标准。同时,制定发布36项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州级地方标准,涵盖基本住房、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监测预警等8个方面。

  在基本住房保障方面,围绕新市民安置住房不动产权登记、新市民融入居住区物业管理、新市民“安居险”购买及服务等方面提炼成功经验,编制《新市民安置住房不动产权登记服务规范》《新市民居住区物业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等,确保新市民住有所居,居得安心。

  在基本公共教育方面。围绕教育资源保障、学生资助补助、师资力量配备、控辍保学服务等方面提炼成功经验,编制《新市民子女就学基本公共服务规范》《新市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补助规范》等,均衡教育资源,配齐配强师资力量,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新市民适龄子女应助尽助,应读尽读。

  在基本医疗卫生方面。围绕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方面提炼成功经验,编制《新市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新市民基本医疗、生育保险服务规范》,贯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要求,全面执行医疗保障制度,让新市民“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看得起病”。

  在基本社会服务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围绕最低生活保障、高龄津贴管理、孤困儿童管理、殡葬服务、残疾人保障等方面提炼成功经验,编制《新市民申请城市低保服务规范》《新市民高龄津贴发放与服务规范》等七项服务规范,全面提升新市民基本社会服务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确保新市民弱有所扶。

  在基本社会保险服务、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方面。围绕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劳动维权、养老等方面提炼成功经验,编制《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规范》《新市民就业创业服务规范》等,为新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实现新市民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有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新市民老有所养。

  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围绕新市民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文体活动队伍建设、文体服务提供等方面提炼成功经验,编制《新市民居住区基本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配置规范》《新市民居住区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建设规范》《新市民居住区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规范》,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确保新市民乐居新家园,共享新生活。

  社区治理方面。围绕综合治理、警务室管理、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解、便民服务、社会组织服务、文明示范社区创建等方面提炼成功经验,编制《新市民居住区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管理与服务规范》等,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新市民提供平安、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

  为保障标准的实施,我州还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平台包括建设1个州平台、9个县平台、43个监测点平台。主要由手机app、数据大屏、管理员界面等部分组成。主要开展新市民居住区就业、就学、就医等落实7个方面、34项标准内容的监测预警。对新市民居住区配套及相应保障落实异常数据进行预警,线下相关机构处置及监督执行,线上线下联动抓标准落实实施。

  暖心服务保障 托起新市民稳稳的幸福

  在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街道两旁绿化带里的花草树木色彩斑斓,生机盎然。一栋栋褐墙灰瓦、花窗雕栏的房屋依势而建,与环屋花园构成一幅精美的图画。

  在晴隆县三宝彝族乡产业园区贵州建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搬迁群众吴兴龙手持电焊设备,正在焊接摩托车架,提起现在的生活,他内心充满喜悦。

  “有了稳定的工作,住上了新房子,孩子上学方便,我们上班也就在家门口,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吴兴龙笑容满面地说。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搬得出、快融入、能致富,晴隆县将阿妹戚托小镇打造为集新市民居住和民族特色旅游景区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扶贫示范小镇,融居住区、产业园、商业区为一体,配套教育园区、医院、商业区、民宿酒店、产业园、菜园地、新市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完善。

  “山区变景区,农民变市民”,从贫穷山村搬迁到最美小镇,三宝彝族乡涅槃重生,成为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生动缩影。

  “出门公交坐起走、医院开在家门口、学校办在社区头、百货超市样样有……”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实现了基本教育服务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基本就业保障实现新提质、基本居住保障实现全覆盖、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社区配套设施实现全覆盖、社区自治服务实现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州36个新市民居住区中,21个新市民安置区有物业服务企业为搬迁新市民做物业服务,在全州新市民居住区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小学、中学74所配备教师5221名,提供学位近7万个,保障了易地搬迁安置点随迁学生“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不落一人”顺利入园入学。配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58所,配备医务人员300余名,实现家庭医生签约100%。

  在基本社会服务方面,规范、配套设立党群服务、儿童活动、老年服务中心和社工等中心(站),并提供社工志愿服务、儿童临时照料、老年人休闲娱乐等服务。将符合条件的5万余新市民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进行兜底保障,全面提升新市民基本社会服务质量,确保新市民弱有所扶。

  创新实施“就业险”,为新市民就业提供保障,实现就业动态双清零。截至目前,全州共为17.85万新市民劳动力购买就业险,累计赔付4858人1063.32万元。全州新市民居住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州现有新市民劳动力7.19万户17.98万人,已就业7.19万户17.14万人,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总体目标。

  如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扎实推动,配套管服设施更加完善,就业保障更加有力,政策落实更加到位,有效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积极推进了新市民尽快融入新家园,新市民社区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通过各项标准实施,各新市民居住区对服务设施、人员、机构开展梳理排查,以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按标准进行“地域整合、空间整合、人员整合”,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全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公共满意度全面提升。

  2023年2月,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工作顺利通过考核评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被作为典型案例写入国家发改委工作指引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0)》,获国家、省督查激励,获“优秀改革试点”表彰,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被写入国家指导性文件。

  在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推动下,我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更加规范,落实更加精准,保障更加有力,试点建设坚守以民为本的初心,访民情、听民声、聚民意、惠民生,将民之所需所盼和所想所愿一点一点地办好,一步一步地解决好,进一步增进了民生福祉,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杨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