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园长妈妈对您说:培养孩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作者:探索 来源:娱乐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4-12-12 14:35:53 评论数:
孩子在家明明挺活泼的合肥,也愿意表达,市长说培但一到集体场合就害羞、江路胆怯,幼儿园园养孩躲到一边拒绝开口。长妈看到别人家的妈对孩子在外面说话落落大方,很多家长都焦虑不已。大胆的好那么,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合肥亲子交流互动中,市长说培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科学的江路方法培养孩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呢?
大胆表达的益处
培养孩子从小愿意并敢于在集体场合大胆表达,有助于上学后积极发言、幼儿园园养孩大胆交流,长妈增强自信心,妈对也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大胆的好想法和学习发展水平,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不敢表达的原因
1.在众人面前胆怯。
有的孩子生性胆怯,一到公共场合就紧张,羞于表现自己,说话声音小,缺乏主动开口讲话的胆量。形成这种习惯后,老师和小朋友对他的关注度会降低,孩子锻炼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2.口语表达机会少。
幼儿时期是孩子发展语言的关键期,然而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与孩子相处时交流甚少,主要是让孩子自己玩玩具、看电视等。如此一来,孩子由于说话的机会少、词汇量积累不足、发音锻炼不足等原因,导致出现说话慢、结巴或者不会说等情况。随着自尊心的增强,孩子越发怕自己说不好会受到小朋友的嘲笑,从而不敢大胆发言。
3.生活比较单调。
有的孩子总是在家里待着,见识少,因此害怕与人交流,也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可以交流,所以不敢发言。
如何培养孩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1.减少语言上的包办代替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代替无所不在,如:饮食上吃流食、吃碎菜、吃烂饭,不用孩子动牙;行动上一出门就抱、就坐车,不用孩子动脚;语言上只需孩子一个眼神或动作,家长即心领神会,不用孩子动口......我们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减少包办行为。
2.把握在公共场合的锻炼机会
孩子的胆小现象在公共场合表现得尤为突出。研究者发现,不少孩子被老师要求站起来发言时,会出现不好意思的扭捏举止,如不停地用手扯衣角、眼睛看其他地方、声音小。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增加孩子在公共场合表现、发言的机会。
3.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4岁后,孩子进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阶段。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或者不是问题的问题都会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迫切希望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很多时候,大人对孩子的问题会心不在焉、答非所问或不耐其烦。孩子受到冷落,便会失去动脑、提问的热情,逐渐放弃自己的想法,变成个不愿思考、不敢发言、缺乏个性的人。虽然这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但是错误的教育态度将会导致这个结果。
4.鼓励孩子主动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鼓励孩子主动思考有助于其积极表达。平时与孩子交流时,家长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他向纵深思考。长期下去,孩子也会习惯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家长还要减少直接向孩子灌输知识的做法,遇事先设悬念,再启发,让孩子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此外,要鼓励孩子多观察,在观察中多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再查阅资料寻求答案。对于孩子错误的说法,家长要耐心倾听、耐心解释,不要打击孩子思考与发言的积极性。
5.让孩子当小老师
孩子对老师都很崇拜,很多孩子都喜欢在家里玩“当老师”的游戏。家长可以扮演学生提问,让“老师”解答问题。当“老师”回答对了,“学生”要给予肯定与赞赏。家长还可以模仿一些不敢发言的小朋友的样子,问“老师”怎么办,请“老师”想办法帮助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孩子在游戏中找到了自信,获得了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主动性得到提高,大胆发言的习惯自然会逐渐培养起来。
培养孩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增强他们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