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业街王府井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发现记
作者:时尚 来源:知识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4-12-12 23:37:28 评论数:
北京市商业街王府井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发现记
东方广场考古现场发现的炭屑
考古现场发现的兽骨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北京日报(岳升阳):东方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著名商业街王府井南口,在东方广场将近12米深的市商地下发现有史前人类遗迹,现在这里建有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业街遗址古人类遗址的王府发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经意间偶然遇到,一种是井东记有目的地寻找。东方广场古人类文化遗迹的广发现发现属于后者。
记者透露遗址线索
对于古人类学者和考古工作者来说,场古寻找旧石器时代遗迹只是人类寻常工作,对于爱好者来说,北京在山地寻找也不是市商稀罕事,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在平原区,业街遗址尤其是王府在北京这座现代化大城市的中心去寻找。
1996年,井东记我选修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夏正楷老师的广发现“第四纪研究”课程。一次,场古夏老师在课上讲了河北阳原的泥河湾,那是永定河上游一处四面环山的盆地,多年来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代遗迹,年代可追溯到100多万年前。我马上想到了北京,这里是三面环山的平原,是否也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遗迹呢?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历史地理学者曾对当时流行的“洞穴时代”说法提出质疑,因为很多旧石器时代遗迹是在平原上发现的。当时苏联学者的研究也显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在西伯利亚的人们可以进行上千公里的迁徙。那么,北京小平原上那一时期也可能有人类活动,何况还发现了周口店遗址。
东方广场地下发现古人类遗址的线索是报社记者荀永利先生透露的,他去建筑工地采访,得知施工时发现了疑似古人类遗址。我当年写过一篇文章《我是怎样发现王府井古人类遗迹的》,刊发在《瞭望》1997年第4期,提到过这件事。东方广场当时是个备受争议的项目,设计一再修改,有关方面迟迟没有批准,拖到1996年年底还没有正式开工。这年12月中旬我去现场考察,恰好有一台挖掘机在遗址位置上作业,平整场地,准备来年春天举行奠基典礼。
发现可以是有准备的,但机遇却是偶然的。东方广场工地是当时北京管理最严格的工地之一,有保安守门,我恰巧遇到了好说话的保安,准许我进去。当时挖掘机的挖掘深度恰好到遗址上方约8厘米处,再深一点儿遗址就被毁了,再浅一点儿,以我携带的工具无法发掘到遗址。
当时我携带的是从日本带回的小锄,那是日本人考古常用的工具,它有一个较长的木柄,便于刨土。本来12月中旬已是天寒地冻,这样的小锄很难挖得动土了,但那年初冬恰好有点暖,土还没有完全上冻。这些巧合集中在一起,奇迹就发生了。
顺着黑色抹痕挖出古人类遗迹
东方广场古人类遗迹的发现是从地下约12米深处,施工坑壁底部一道淡淡的黑色抹痕开始的。那是挖掘机铲土时蹭出的印记,类似的黑色抹痕在城市工地中十分常见,因为城市堆积地层中包含大量煤灰和碳化的有机质,铲过就会压出黑色抹痕。
可是这里已接近地下12米,完全是黄褐色的自然沉积土层,黑色印痕从何而来呢?它要么来自有机质的炭屑,要么来自某些无机质矿物的富集。用小锄把抹痕刮开,我发现在一条薄粉砂层中闪烁着黑色的炭屑。炭屑可能来自腐烂的植物,也可能来自被火烧过的植物;而火可能来自自然界,也可能来自人类的活动。
很快,在黑色印痕旁边的同一地层中,我又发现了两块破碎的兽骨,其中一块比较厚,可能是大型动物的骨头。破碎骨块的形成有三种可能:一是自然风化,二是肉食动物啃咬,三是人类活动造成。那时的人类食物得来不易,吃起来是要“敲骨吸髓”的,有时还会用骨头制造工具。在史前人类遗址中,碎骨是常见遗物。
遵循这个思路再找下去,就在附近坑底的土块下面翻出了炭坑遗迹。不但有炭屑,有碎骨,还有烧骨和一些燧石的碎片。燧石硬度高,史前的人们用它来制作工具,制作工具时会留下许多碎屑。这些深埋地下、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燧石片、骨块和炭屑聚集在一起,表明它是一处史前人类的遗迹,于是我马上报告市文物部门。
考古工作者来到现场后,认为我找到的遗物虽属于古人类遗迹,但它们是被洪水从山里冲下来的。因为人们在谈到旧石器时代时,首先想到的位置是山区,那里被认为更适合早期人类生活。然而这些东西比重不同,不可能被洪水冲了几十里还能聚在一起,我判断它们就是本地原生的遗迹。第一次报告没有得到文物部门的认可,我又来到工地仔细考察,再次向文物部门报告,遗址终于得到发掘。
两层遗址时隔千年
这个古人类遗址属于什么时代?刚发现时大家对地层深度还不很了解,保守地猜测它至少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因为这种燧石的碎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都有,但最终确定需要依据地层的年代。
在请考古工作者去现场的同时,我也请北京大学研究第四纪地貌的徐海鹏老师一同到现场察看地层,她断定地层应该是晚更新世晚期。我又找出北京饭店地层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大致属于同一时期。也就是说,这些遗物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后来的考古证实了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存在。不但如此,考古中还发现遗址竟然有两层,在已发现的遗址上方不到一米处的地层中,还有一个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两者时间相隔大约1000多年。可以想见,2万多年前的人们频繁在北京小平原上活动,他们追逐着食草类动物群,在平原上狩猎,在河边安营扎寨,升起处处篝火……
当时在遗址南面有一条河流,这条河的走向是由北京饭店流向东南,穿过东方广场西南角,转到东方广场南面。古人类遗址就在河流的北岸。这一地貌特征在1000多年间没有大的变化,两拨人在相距1000多年的时间里选择了同一地点作为季节性营地,他们在营地选址上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将其看作宜居之地,这样的观念应该是数万年生活经验的总结。
如果那时的人们频繁在北京小平原活动,从距今2万多年前到距今1万多年前,会产生多少遗迹?保守估计至少上万处!它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已被河水冲毁,但仍会有一些保留下来,将来人们或许还能有幸发现它们。
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是一个小遗址,人们在此居住的时间很短,无法与动辄数万平方米、有着深厚堆积物的大遗址相比。但它也有自己的价值,它把一个人群活动的瞬间记录下来,便于考古研究者把握古人类活动的特征。就像做试验常要把样品提纯一样,它的研究价值就在于“提纯”,避免了不同时间段活动遗迹的相互干扰。
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的发现引起热烈讨论。有的研究者联想到周口店山顶洞的海贝,山顶洞人和大海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他们的海贝是交换来的还是自己采集来的?泥河湾史前遗址和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被同一条大河联系起来,这就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人们沿着永定河可以到达海边,沿着永定河可以做物物交换。2万年后,人们又沿着永定河建起了蓟城,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基础。
东方广场考古现场发现的炭屑
考古现场发现的兽骨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北京日报(岳升阳):东方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著名商业街王府井南口,在东方广场将近12米深的市商地下发现有史前人类遗迹,现在这里建有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业街遗址古人类遗址的王府发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经意间偶然遇到,一种是井东记有目的地寻找。东方广场古人类文化遗迹的广发现发现属于后者。
记者透露遗址线索
对于古人类学者和考古工作者来说,场古寻找旧石器时代遗迹只是人类寻常工作,对于爱好者来说,北京在山地寻找也不是市商稀罕事,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在平原区,业街遗址尤其是王府在北京这座现代化大城市的中心去寻找。
1996年,井东记我选修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夏正楷老师的广发现“第四纪研究”课程。一次,场古夏老师在课上讲了河北阳原的泥河湾,那是永定河上游一处四面环山的盆地,多年来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代遗迹,年代可追溯到100多万年前。我马上想到了北京,这里是三面环山的平原,是否也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遗迹呢?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历史地理学者曾对当时流行的“洞穴时代”说法提出质疑,因为很多旧石器时代遗迹是在平原上发现的。当时苏联学者的研究也显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在西伯利亚的人们可以进行上千公里的迁徙。那么,北京小平原上那一时期也可能有人类活动,何况还发现了周口店遗址。
东方广场地下发现古人类遗址的线索是报社记者荀永利先生透露的,他去建筑工地采访,得知施工时发现了疑似古人类遗址。我当年写过一篇文章《我是怎样发现王府井古人类遗迹的》,刊发在《瞭望》1997年第4期,提到过这件事。东方广场当时是个备受争议的项目,设计一再修改,有关方面迟迟没有批准,拖到1996年年底还没有正式开工。这年12月中旬我去现场考察,恰好有一台挖掘机在遗址位置上作业,平整场地,准备来年春天举行奠基典礼。
发现可以是有准备的,但机遇却是偶然的。东方广场工地是当时北京管理最严格的工地之一,有保安守门,我恰巧遇到了好说话的保安,准许我进去。当时挖掘机的挖掘深度恰好到遗址上方约8厘米处,再深一点儿遗址就被毁了,再浅一点儿,以我携带的工具无法发掘到遗址。
当时我携带的是从日本带回的小锄,那是日本人考古常用的工具,它有一个较长的木柄,便于刨土。本来12月中旬已是天寒地冻,这样的小锄很难挖得动土了,但那年初冬恰好有点暖,土还没有完全上冻。这些巧合集中在一起,奇迹就发生了。
顺着黑色抹痕挖出古人类遗迹
东方广场古人类遗迹的发现是从地下约12米深处,施工坑壁底部一道淡淡的黑色抹痕开始的。那是挖掘机铲土时蹭出的印记,类似的黑色抹痕在城市工地中十分常见,因为城市堆积地层中包含大量煤灰和碳化的有机质,铲过就会压出黑色抹痕。
可是这里已接近地下12米,完全是黄褐色的自然沉积土层,黑色印痕从何而来呢?它要么来自有机质的炭屑,要么来自某些无机质矿物的富集。用小锄把抹痕刮开,我发现在一条薄粉砂层中闪烁着黑色的炭屑。炭屑可能来自腐烂的植物,也可能来自被火烧过的植物;而火可能来自自然界,也可能来自人类的活动。
很快,在黑色印痕旁边的同一地层中,我又发现了两块破碎的兽骨,其中一块比较厚,可能是大型动物的骨头。破碎骨块的形成有三种可能:一是自然风化,二是肉食动物啃咬,三是人类活动造成。那时的人类食物得来不易,吃起来是要“敲骨吸髓”的,有时还会用骨头制造工具。在史前人类遗址中,碎骨是常见遗物。
遵循这个思路再找下去,就在附近坑底的土块下面翻出了炭坑遗迹。不但有炭屑,有碎骨,还有烧骨和一些燧石的碎片。燧石硬度高,史前的人们用它来制作工具,制作工具时会留下许多碎屑。这些深埋地下、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燧石片、骨块和炭屑聚集在一起,表明它是一处史前人类的遗迹,于是我马上报告市文物部门。
考古工作者来到现场后,认为我找到的遗物虽属于古人类遗迹,但它们是被洪水从山里冲下来的。因为人们在谈到旧石器时代时,首先想到的位置是山区,那里被认为更适合早期人类生活。然而这些东西比重不同,不可能被洪水冲了几十里还能聚在一起,我判断它们就是本地原生的遗迹。第一次报告没有得到文物部门的认可,我又来到工地仔细考察,再次向文物部门报告,遗址终于得到发掘。
两层遗址时隔千年
这个古人类遗址属于什么时代?刚发现时大家对地层深度还不很了解,保守地猜测它至少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因为这种燧石的碎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都有,但最终确定需要依据地层的年代。
在请考古工作者去现场的同时,我也请北京大学研究第四纪地貌的徐海鹏老师一同到现场察看地层,她断定地层应该是晚更新世晚期。我又找出北京饭店地层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大致属于同一时期。也就是说,这些遗物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后来的考古证实了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存在。不但如此,考古中还发现遗址竟然有两层,在已发现的遗址上方不到一米处的地层中,还有一个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两者时间相隔大约1000多年。可以想见,2万多年前的人们频繁在北京小平原上活动,他们追逐着食草类动物群,在平原上狩猎,在河边安营扎寨,升起处处篝火……
当时在遗址南面有一条河流,这条河的走向是由北京饭店流向东南,穿过东方广场西南角,转到东方广场南面。古人类遗址就在河流的北岸。这一地貌特征在1000多年间没有大的变化,两拨人在相距1000多年的时间里选择了同一地点作为季节性营地,他们在营地选址上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将其看作宜居之地,这样的观念应该是数万年生活经验的总结。
如果那时的人们频繁在北京小平原活动,从距今2万多年前到距今1万多年前,会产生多少遗迹?保守估计至少上万处!它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已被河水冲毁,但仍会有一些保留下来,将来人们或许还能有幸发现它们。
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是一个小遗址,人们在此居住的时间很短,无法与动辄数万平方米、有着深厚堆积物的大遗址相比。但它也有自己的价值,它把一个人群活动的瞬间记录下来,便于考古研究者把握古人类活动的特征。就像做试验常要把样品提纯一样,它的研究价值就在于“提纯”,避免了不同时间段活动遗迹的相互干扰。
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的发现引起热烈讨论。有的研究者联想到周口店山顶洞的海贝,山顶洞人和大海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他们的海贝是交换来的还是自己采集来的?泥河湾史前遗址和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被同一条大河联系起来,这就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人们沿着永定河可以到达海边,沿着永定河可以做物物交换。2万年后,人们又沿着永定河建起了蓟城,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