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最强大脑”!智能家居展开新一轮争夺战

作者:焦点 来源:百科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12-12 22:41:02 评论数:
【家电资讯-家电新闻 - 营销视野,最强大脑作者:编辑】

电脑的决战家居核心是CPU、智能手机的智能展开争夺战核心是芯片,那么智能家居的新轮核心是什么?这也是企业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如果说智能家居是最强大脑一个圆,那过去几年,决战家居就是智能展开争夺战企业自“外圆”向“圆心”探索的过程:从产品联网到语音控制、再到互联互通,新轮如今布局“全屋智能”成为新的最强大脑共识,产业加速成熟,决战家居企业也越来越接近答案了。智能展开争夺战

3月份,新轮海尔智家发布了以智家大脑为核心的最强大脑UhomeOS 3.0。由此,决战家居围绕智能家居“最强大脑”的智能展开争夺战新一轮争夺战全面打响:单5月份,就有华为推出HarmonyOS Connect(鸿蒙智联)、海信家庭大脑问世、绿米亮相Magic Anywhere妙控系统。6月2日晚,华为HarmonyOS 2也正式上线,赋能更多设备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

外界有疑惑也有好奇,引得巨头混战的智能家居“大脑”到底是什么?最有可能率先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又会是谁?

如何定义智能家居“大脑”?

“大脑”在智能家居领域出现频次很高,但细看之下会发现,不同企业的理解其实不大一样。

专注AI领域的涂鸦智能,其“IoT大脑”云平台能把各家产品连起来,扮演的是中央控制器的角色;智能软硬件企业艾特智能则是将自家智慧面板比作“最强大脑”,集成了中控、语音等功能;而智控出身的天乔科技“大脑”则是一款智能网关。除此之外,甚至还有公司将一台音箱、一部魔镜视作中枢。

但实际上,一套单纯的控制系统并不足以称之为“大脑”。像App遥控的电视、空调,仍未走出初代智能家居的范畴。这些产品只是装上了蓝牙接收器、无线控制模块,再增加程控功能,被动依赖人的发号施令才能工作。

而真正意义上的大脑,应该是决定智能家居“真伪智能”的分水岭,它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主动调配终端进行服务,利用强大的算力提供超越人类的精准决策。举个简单的例子,洗完衣服你想在外面晾晒,但洗衣机通过数据得知今天有雨,会主动提醒你在家晾晒。

就是这一点用户体验上的区别,于企业而言就可谓云泥。高通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Raj Talluri曾表示:“设计由人工智能支持的中枢是一项复杂工作,要求厂商在极短时间内整合连接性能、计算和安全的软硬件元素。”

最显见的是产品门槛。传统家电企业硬件制造能力出色,但平台技术往往是短板;互联网出身的企业,技术占优可产品线又不够丰富,必须跟硬件供应商联手,品牌间的联通将是一个大工程,没有足够的行业号召力和渠道很难完成。

技术难度就更高了。智能家居“大脑”的运行基础,必须建立在产品的联网、联通和统一协议之上,此外还要融合AI学习、大数据、边缘计算、云平台等顶层技术,更需要考虑家庭信息安全。

打概念的不少,真正做的不多

换句话说,智能家居“大脑”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由此,随着行业战事升级,最先冲入战场腹地的还是那几家熟面孔:华为、海尔智家、小米和海信,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华为布局大脑本质上是在研究行业“通用语言”。5月份亮相的鸿蒙智联是由鸿蒙系统、Hilink平台合并而来,而载体则是被行业称为“15万元弱电箱”的全屋智能主机。这套系统的作用是给行业提供统一协议,让不同品牌终端之间能讲“普通话”,你可以理解为一个能统一调动鸿蒙产品、合作硬件的控制中心,但一般需要消费者在装修阶段提前置入。

小米家庭大脑大面积应用了“感知反馈”。5月25日,小米旗下绿米联创发布家庭大脑Magic Anywhere妙控系统,带来新语音管家小乔。这套系统可以说是米系智能家电的整体升级,不仅解决了繁琐的产品接入操作,还自带丰富的传感产品体系,包括人体、门窗、空气等,随时观察家中一举一动,下雨关窗、人来灯亮,坐上马桶还会自动播报身体数据。

海尔智家做的则是基于全场景解决方案、能思考会决策的“家庭管家”,像人而不是工具。今年3月,海尔智家推出新版UhomeOS 3.0系统,配合智家大脑实现端云融合,成为行业首个触及“决策智能”的企业。在这套系统下,产品负责收集用户习惯、上传数据,大脑云端处理、优化服务,比如冰箱根据用户健康数据推荐菜谱、洗衣机发现没有洗衣液会自动下单。它的颠覆性,在于将产品服务范围进一步延展,逻辑也从“什么时候该触发什么操作”变成“用户下一步可能需要什么”。

海信虽然起步较晚,但战略视野没有掉队。5月20日,海信基于1×3×N智慧新生活战略发布“海信家庭大脑”,这套系统更多起到了数据中心的作用,冰箱记录食材存取、本地存储隐私数据;此外,海信更讲究“超越家庭”连接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在青岛打造了智慧生活之城、公交无人驾驶示范区,步子迈得很大。

不同的逻辑之下,谁能率先突围?

不难看出,即便是巨头之间的布局逻辑也存在一定差异。

华为、海信其实偏向于更高层面的行业整合。华为主要是解决了不同品牌的连接、控制2大关键问题,更适合跟地产商合作在精装楼盘前置铺设,对已入住的用户而言升级成本较大;海信同理,他没有做自己的操作系统,家庭大脑的推出更多是为接轨后续的智慧城建系统、智慧社区系统,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框架。

小米、海尔智家则更偏于家庭和用户体验。小米的智能小件、性价比打法原本用户门槛就低,绿米Magic Anywhere的发布又从产品入网、操作上提升了用户体验,只是现阶段绿米更多还是以自动触发预设操作为主,在用户消费中也以智能小件占比更高。

相对而言,海尔智家布局早,场景化的落地模式已经在体验上形成优势。而通过智家大脑的主动服务,把产品从单向服务的硬件,变成在企业、用户之间“传话”的双向交互载体,让家里每个产品都“懂你”,又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优势。比如智能枕感觉到你热就让空调降温、热水器怕你洗完澡着凉会提前调高温度等,而且这种体验已实现家庭空间的全面覆盖。

归根结底,企业之所以布局大脑,就是为了让智能家居从概念真正落下去。而目前从落地性来看,“抢跑”的海尔智家已经跑进了用户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布局节奏。

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华为、小米也都已经做好相对完善的基础建设,跨过了布局智能家居“大脑”最难逾越的那道门槛。何况,这两家也都具备相当庞大的用户基数,一旦实现技术突破,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渠道推进,其落地覆盖率也必将呈现陡增曲线,向海尔智家快速逼近。

而这对于本就技术见长的他们来说,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免责声明:家电资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联系方式:sikto@126.com

本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家电资讯网站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