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真迹?新疆吐峪沟石窟寺发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翻译残本

作者:热点 来源:时尚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12-12 14:45:24 评论数:
吐峪沟石窟寺掘出题名三藏法师玄奘的唐藏吐峪翻译佛经残本。
吐峪沟石窟寺掘出题名三藏法师玄奘的真迹翻译佛经残本。
佛经出土时的新疆<strong></strong>情况。
佛经出土时的沟石情况。
吐峪沟石窟寺的窟寺发掘现场。
吐峪沟石窟寺的发现翻译发掘现场。
吐峪沟石窟保存了不少古代的大般多经佛经残本、绢画、若波陶器、罗蜜雕塑等文物。残本(资料图片)
吐峪沟石窟保存了不少古代的唐藏吐峪佛经残本、绢画、真迹陶器、新疆雕塑等文物。沟石(资料图片)
(神秘的窟寺地球uux.cn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吐鲁番学研究院去年底在新疆吐峪沟石窟寺展开第8次挖掘,发现一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翻译残本,而其卷头题名赫然是唐代的三藏法师玄奘。另外,社科院本次还掘出大量世俗文书、纺织品、陶器,以及150多件以汉文、回鹘文写成的佛经残本,相信在研究当时的风俗、史事上,均能起到佐证的作用。
内媒报道,《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三藏法师自印度返回长安后,获得朝廷恩准,移至坊州玉华宫寺开始进行译经,耗时四年将600卷经文翻译完成。但当年翻译的经文是从长安向西传递入西域,此次出土的残本中,虽有“玄奘奉诏译”,却无法判别是由三藏法师亲笔抄写,还是由他人在译场中抄写流出。这批出土的残本,全数属于抄本而非刻印本,内文书写多以行书为主。
“这件写经还没有发现进一步的题记讯息。”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立栋指出,佛经写本抄写后可以流传,“时间上,早期抄写的佛经可能出土于后期的洞窟中;空间上,佛经写本可由其他地方抄写后流传至此,也可能由本地写经生抄写。”。但他也指出,通过这些出土的佛经,“更清晰地表明,吐峪沟是佛教西来东往的重要节点”。
资料库:吐峪沟两晋开凿 曾被劫掠仅94窟存世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出土题名三藏法师的佛经残本的吐峪沟石窟,古时称为丁谷寺,据研究指开凿于两晋时期,历经前凉、唐等朝代,及后随着伊斯兰教传播而被逐渐废弃,距今有超过1600年历史,是吐鲁番地区现存高昌时期最早、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
吐峪沟石窟由东区、西区及霍加麻扎组成,沿沟谷两侧南北约500米范围之内分布,其中主要窟群有4处,沟东、沟西各2处。存世洞窟共94个,编号洞窟46个。吐峪沟石窟在上世纪初期,曾被外国探险队盗掘,大量珍贵文物被劫到海外;及后吐鲁番地区又发生过大地震,大量石窟顷刻灰飞烟灭,令只有部分壁画、埋藏的文物得以保留。
到了2006年,吐峪沟石窟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研究院、龟兹石窟研究院等亦在2010年起,对石窟展开保护性考古发掘工作,陆续出土许多古代的佛经残本、文书残本、绢画、陶器、雕塑,以及生活用品等文物,推动了中西交通史、宗教史、艺术史等范畴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