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白到彩色 百年电视演变史
作者:休闲 来源:热点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4-12-13 17:23:45 评论数:
导读:陪伴我们成长最多的从黑彩色电器可能就属家里的那台“大屁股”电视了。今天,白到百年我们就从CRT电视入手,电视来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电视的演变发展历史,相信能引发不少曾经的从黑彩色回忆。
1927年:电子式电视机诞生。白到百年21岁的电视菲尔·法恩斯沃斯(Philo Farnsworth)将单幅图像分解为60行,转化为电信号,演变再在屏幕上重组为图像。从黑彩色
电视机自诞生已经将近一百年,白到百年从黑白到彩色,电视从电子管、演变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从黑彩色到如今的白到百年各种新型显示技术并存,电视机的电视发展历程象征着显示技术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显示技术带来的视觉感受越来越清晰、真实和沉浸。
陪伴我们成长最多的电器可能就属家里的那台“大屁股”电视了。今天,我们就从CRT电视入手,来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电视的发展历史,相信能引发不少曾经的回忆。
CRT时代 平面直角就是高端产品
CRT电视屏幕中央是突出的球面体,十分影响美观。之所以不能做成平面产品,是因为在制造电视的主要元部件显像管的时候,需要进行抽真空操作。也许有的读者要问,为何要抽真空呢?其实,这是由于电视机成像原理决定的。
6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首先提出了球面圆角矩形显像管,曲率半径在1000毫米左右。而到了70年代,著名的美国RCA公司研制出柱面矩形显像管,曲率半径可达1500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行业在1982年大放异彩,在这一年,美国RCA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日本东芝、日立和松下公司等,才在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下,研制出曲率半径大于2000毫米,趋于平面和直角的平面直角电视机正式诞生了。
那时候,很多电视厂商的广告宣传都是平面直角电视,谁家要是买一台放在客厅,也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但是,平面直角电视由于受到显像管的限制,因此在尺寸上一般最大只能做到34英寸,再大的尺寸就无法大规模量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背投电视闪亮登场,让电视有了更大的尺寸。
背投电视 尺寸占优势超越CRT
其实背投就是背后投影的电视机,借助了投影和反射原理,将屏幕和投影系统置于一体的电视显象系统。背投影其原理简单来说是将投影机安装在机身内的底部,信号经过反射,投射到半透明的屏幕背面显像。 背投电视和传统显像管电视相比,背投电视可以轻松的做到43英寸以上的大屏,甚至一些厂商还推出过70英寸背投电视。
除了尺寸之外,背投电视还具有高亮度和长寿命的特点。背投式显示系统采用的是封闭的投射光路,所以完全避免了外界光线干扰,因此使得屏幕亮度大幅提高,同时很多背投电视都采用了逐行扫描技术,可以消除画面的闪烁感,让电视图像更加稳定。不过,背投电视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机身重量大、非常笨重,在经历了短暂辉煌后,等离子电视趁虚而入,抢占了电视市场。
等离子电视 十多年前梦寐以求产品
如今在市场中已经难以寻觅到等离子电视的身影,刚刚关注电视市场的朋友甚至都不道它的存在,毕竟它已经被液晶电视全面击溃。可是在十多年前,它却是众多人梦寐以求的显示产品。在当时来看,等离子电视可以说能够秒杀一切显示产品,在当时等离子技术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关注,在色彩表现以及响应速度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现在还有人存在等离子信仰,认为“等离子比液晶明亮,可视性更优越”。
“外行看液晶,内行看等离子”,这是当年业内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当年的等离子电视确实如信仰一般。等离子如同现在OLED,也是自发光的显示技术,基于这一特性,等离子拥有色彩还原度高、动态清晰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广、视觉舒适度以及对比度高等特性。凭借这些优势,在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联盟非常自信的认为,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里战胜液晶,但殊不知正是他们自己断送了等离子的前途。
当时的松下、日立、先锋,手中掌握着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但是在战略上做出了致命的选择。他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牢牢垄断了等离子技术以及上游面板资源,即便是同属日系品牌的索尼等成员甚至也并没有获得更好的面板资源,更不用说韩系、大陆以及台系厂商。想封闭技术一家独大,战略上的失误让许多厂商索性转投液晶阵营与等离子对抗。
同时拥有众多优势的等离子技术在当时也存在着高功耗、烧屏等问题。然而松下等等厂商仍让没有醒悟,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搞研究,殊不知在此时三星、夏普、索尼等液晶厂商开放技术,不断加速产业发展,让液晶技术在画质等方面获得了大力发展,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产量的增加,液晶电视的价格更加亲民,最终等离子阵营分崩离析,最终被液晶所取代。
LCD液晶电视 目前市售主流
液晶电视的发展,为CRT显像管电视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早期LCD液晶电视,其成像原理是通过电视内部的CCFL灯管照明。由于受到灯管体积的限制,因此电视厚度都不太理想。不过,相比传统的CRT电视,已经让很多用户为之心动。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液晶之父夏普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但由于是单色显示,很难普及到电视上来,尽管在80年代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出现,同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直到80年代末,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液晶电视开始高速发展,至今已经统治电视产业将近20年。
OLED电视 显示效果碾压液晶
自从液晶电视产品上市以来,其凭借体积轻薄、尺寸可以做到更大等优势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彻底将CRT击溃,但不可否认的是,液晶显示技术发展至今,仍然存在不可逆转的缺陷,而近几年,OLED显示技术登场,大有取代液晶之势。
对于一个全新品类的电视产品,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产品靠不靠得住,技术够不够硬,用起来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OLED电视其实从诞生之初就饱受质疑,不管是消费者还是行业内人士认为OLED电视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气候。不过OLED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大家的预期。
目前OLED电视的面板寿命已经可以确保50000个小时以上,并且通过技术算法已经彻底杜绝了残影的问题,同时55英寸和65英寸OLED面板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LCD目前良率在92%左右)。可以说,OLED电视已经和发展10余年的液晶电视同样值得信赖。
OLED和LCD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自发光的属性,有机发光半导体元件可以自行发光,不需要背光源的支持。由于OLED能够实现自发光,所以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亮的,从而带来更宽广的可视角度。同时OLED无需背光支持,也使得OLED电视结构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OLED电视都可以做到极致超薄。
除去其天生的优势之外,OLED技术还能够带来极致的黑场表现以及无限对比度。同时OLED还拥有柔性可弯曲的特性,借助OLED技术,未来电视可以做成一张纸那么薄,可以随意弯曲折叠,这是在LCD时代所无法想象的。
电视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不过随着电子产品的爆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崛起,电视消失论,就一直随着我们每一次屏幕革命的到来而被人重新唤起。不过相信在5G、AI、物联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已经被看作是家庭物联的中心入口,也许这个将近一百岁年迈的科技产物,还会重现它的辉煌。
1927年:电子式电视机诞生。白到百年21岁的电视菲尔·法恩斯沃斯(Philo Farnsworth)将单幅图像分解为60行,转化为电信号,演变再在屏幕上重组为图像。从黑彩色
电视机自诞生已经将近一百年,白到百年从黑白到彩色,电视从电子管、演变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从黑彩色到如今的白到百年各种新型显示技术并存,电视机的电视发展历程象征着显示技术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显示技术带来的视觉感受越来越清晰、真实和沉浸。
陪伴我们成长最多的电器可能就属家里的那台“大屁股”电视了。今天,我们就从CRT电视入手,来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电视的发展历史,相信能引发不少曾经的回忆。
CRT时代 平面直角就是高端产品
CRT电视屏幕中央是突出的球面体,十分影响美观。之所以不能做成平面产品,是因为在制造电视的主要元部件显像管的时候,需要进行抽真空操作。也许有的读者要问,为何要抽真空呢?其实,这是由于电视机成像原理决定的。
6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首先提出了球面圆角矩形显像管,曲率半径在1000毫米左右。而到了70年代,著名的美国RCA公司研制出柱面矩形显像管,曲率半径可达1500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行业在1982年大放异彩,在这一年,美国RCA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日本东芝、日立和松下公司等,才在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下,研制出曲率半径大于2000毫米,趋于平面和直角的平面直角电视机正式诞生了。
那时候,很多电视厂商的广告宣传都是平面直角电视,谁家要是买一台放在客厅,也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但是,平面直角电视由于受到显像管的限制,因此在尺寸上一般最大只能做到34英寸,再大的尺寸就无法大规模量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背投电视闪亮登场,让电视有了更大的尺寸。
背投电视 尺寸占优势超越CRT
其实背投就是背后投影的电视机,借助了投影和反射原理,将屏幕和投影系统置于一体的电视显象系统。背投影其原理简单来说是将投影机安装在机身内的底部,信号经过反射,投射到半透明的屏幕背面显像。 背投电视和传统显像管电视相比,背投电视可以轻松的做到43英寸以上的大屏,甚至一些厂商还推出过70英寸背投电视。
除了尺寸之外,背投电视还具有高亮度和长寿命的特点。背投式显示系统采用的是封闭的投射光路,所以完全避免了外界光线干扰,因此使得屏幕亮度大幅提高,同时很多背投电视都采用了逐行扫描技术,可以消除画面的闪烁感,让电视图像更加稳定。不过,背投电视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机身重量大、非常笨重,在经历了短暂辉煌后,等离子电视趁虚而入,抢占了电视市场。
等离子电视 十多年前梦寐以求产品
如今在市场中已经难以寻觅到等离子电视的身影,刚刚关注电视市场的朋友甚至都不道它的存在,毕竟它已经被液晶电视全面击溃。可是在十多年前,它却是众多人梦寐以求的显示产品。在当时来看,等离子电视可以说能够秒杀一切显示产品,在当时等离子技术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关注,在色彩表现以及响应速度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现在还有人存在等离子信仰,认为“等离子比液晶明亮,可视性更优越”。
“外行看液晶,内行看等离子”,这是当年业内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当年的等离子电视确实如信仰一般。等离子如同现在OLED,也是自发光的显示技术,基于这一特性,等离子拥有色彩还原度高、动态清晰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广、视觉舒适度以及对比度高等特性。凭借这些优势,在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联盟非常自信的认为,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里战胜液晶,但殊不知正是他们自己断送了等离子的前途。
当时的松下、日立、先锋,手中掌握着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但是在战略上做出了致命的选择。他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牢牢垄断了等离子技术以及上游面板资源,即便是同属日系品牌的索尼等成员甚至也并没有获得更好的面板资源,更不用说韩系、大陆以及台系厂商。想封闭技术一家独大,战略上的失误让许多厂商索性转投液晶阵营与等离子对抗。
同时拥有众多优势的等离子技术在当时也存在着高功耗、烧屏等问题。然而松下等等厂商仍让没有醒悟,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搞研究,殊不知在此时三星、夏普、索尼等液晶厂商开放技术,不断加速产业发展,让液晶技术在画质等方面获得了大力发展,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产量的增加,液晶电视的价格更加亲民,最终等离子阵营分崩离析,最终被液晶所取代。
LCD液晶电视 目前市售主流
液晶电视的发展,为CRT显像管电视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早期LCD液晶电视,其成像原理是通过电视内部的CCFL灯管照明。由于受到灯管体积的限制,因此电视厚度都不太理想。不过,相比传统的CRT电视,已经让很多用户为之心动。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液晶之父夏普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但由于是单色显示,很难普及到电视上来,尽管在80年代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出现,同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直到80年代末,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液晶电视开始高速发展,至今已经统治电视产业将近20年。
OLED电视 显示效果碾压液晶
自从液晶电视产品上市以来,其凭借体积轻薄、尺寸可以做到更大等优势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彻底将CRT击溃,但不可否认的是,液晶显示技术发展至今,仍然存在不可逆转的缺陷,而近几年,OLED显示技术登场,大有取代液晶之势。
对于一个全新品类的电视产品,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产品靠不靠得住,技术够不够硬,用起来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OLED电视其实从诞生之初就饱受质疑,不管是消费者还是行业内人士认为OLED电视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气候。不过OLED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大家的预期。
目前OLED电视的面板寿命已经可以确保50000个小时以上,并且通过技术算法已经彻底杜绝了残影的问题,同时55英寸和65英寸OLED面板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LCD目前良率在92%左右)。可以说,OLED电视已经和发展10余年的液晶电视同样值得信赖。
OLED和LCD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自发光的属性,有机发光半导体元件可以自行发光,不需要背光源的支持。由于OLED能够实现自发光,所以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亮的,从而带来更宽广的可视角度。同时OLED无需背光支持,也使得OLED电视结构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OLED电视都可以做到极致超薄。
除去其天生的优势之外,OLED技术还能够带来极致的黑场表现以及无限对比度。同时OLED还拥有柔性可弯曲的特性,借助OLED技术,未来电视可以做成一张纸那么薄,可以随意弯曲折叠,这是在LCD时代所无法想象的。
电视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不过随着电子产品的爆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崛起,电视消失论,就一直随着我们每一次屏幕革命的到来而被人重新唤起。不过相信在5G、AI、物联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已经被看作是家庭物联的中心入口,也许这个将近一百岁年迈的科技产物,还会重现它的辉煌。